高球佛偈


@劉兆生 - 2019/04/15

「打高爾夫球真辛苦!」我偶爾坐下來,在球會對一位朋友無病呻吟。

「對呀!佛學也有說!」不料他即時反應。

「什麼是闡釋人生,你常說高爾夫球是人生的縮影,以佛學闡釋高爾夫球是理所當然的啊!」

我對佛學認識很膚淺。猶記得第一次接觸佛學,是飛往三藩市途中,坐在旁邊的乘客,整個旅程只是吃自攜的素菜,後來就和他談起來。他幾年前在加拿大取了工商管理碩士學位,篤信佛學,回到香港從事佛教活動。一位留學生在外國接觸到佛學,然後全身投入佛教事業。這樣的故事怎不會撩起我這讀科學的人好奇心,結果我們趁在三藩市轉機時在附近酒店留了一個晚上,這位有緣人帶我進入了佛學世界。

佛學原來很「科學」。佛學沒有像其他宗教,先迫你信某一個神,或說你一生下來便有罪。佛學是一種哲學思想,你循著這「系統」,可以解釋到西方宗教哲學解釋不到的生與死。臨走前,他推薦給我幾本佛學入門書,竟然全是英語版!他說:梵文的佛經我們這一代人很難看得懂。現代中文版的只有到台灣找。先看用英文版寫的佛經,你會發覺比較容易入門,因為每個詞彙和專有名詞,有識之士已花了很多時間推敲出來,是詞達義達,沒有中文用詞的含糊和模棱兩可之弊端。容後你再讀中文的會更易上手。唉!這真是對母語教學的最大諷刺罷!

說回以佛學闡釋高爾夫球。我認為最貼切是用五乘中的「聲聞乘」入手。

佛的教法,由淺入深,約分五種,所謂五乘。乘,意思是乘載。譬如車乘,便包含兩義:就物說,車能運載人到達某目的地,就人說,乘坐車上,能達到目的地。五乘中,包括人乘,天乘,聲聞乘,緣覺乘和菩薩乘。人、天乘是入世的精神,聲聞、緣覺是出世的思想,還有的就是菩薩乘。

這裡我只借用聲聞乘,說的是正覺智慧中的四聖諦(The Noble Truth)。

佛學說人生有四聖諦,大可套用到學習高爾夫球上:

苦諦(The True Sufferings):佛學說人生下來便是苦。生老病死、愛別離、怨憎會、求不得、失榮樂,一共八苦。學高球,也有八苦。

一、「生」不逢時苦:在外國,六七歲便學球去。在大陸香港,二十世紀末才出現高爾夫球。我虛渡四十多年光景才握到高爾夫球桿,叫我怎去當職業球員,不是生不逢時之苦又是什麼?

二、「老」弱氣喘苦:滘西洲南北兩場,攀山越嶺,老弱者怎能連打四天,任它果嶺費多便宜,也是益了年青小伙子,苦無氣力,只有望洞輕嘆之苦。

三、「病」入膏肓苦:人說病向淺中醫,偏偏初學打球者不承認自己患「病」。以為打得不好是理所當然。天真地自醫,不去求醫,結果是一開始時動作錯誤,錯根早種,釀成後患無窮,要根治困難重重。

四、「死」無對證之苦:打球時往往無人監察,遇有問題球,例如球的落停點是否在OB界內或外,很多人沒向旁人declare之前便繼續打。回答「你剛才是OB了嗎?」的標準答案是:「啊!沒有,幸好幸好。」你心深不忿卻死無對證。這些情況愈熟朋友愈易發生。

五、「愛」跟他一起打球的朋友通常是最先移民,移民到香港。留在香港的,以為好好的教他打球,迫他上癮,讓下半生起碼有個伴打球渡餘生。怎料,不到一年,他們總是嫌棄我的球技沒他好,捨我而去,另結「新歡」,真苦。

六、每次比賽或團體打球,編在同一組的都「會」到以前有過「怨憎」的人。例如勾過你老婆的小白臉,你前妻再嫁的丈夫,生意上的宿敵,炒過你魷魚的舊老闆,穿過你「櫃桶」的舊夥計,還欠他錢的債主,吵過架的拍擋,篤過你背脊的舊同事……總之jeopardize過你生命中的人物,極有可能出奇不意地站在TEE台上恭候你,令你騎虎難下,走投無路。我的天!我要和我最憎的人共渡難艱四個多小時呀!苦無人道哉!

七、朋友投訴說:「打了二十多年球,一次Hole-in-One也未試過,那夥子才打了兩年,上個月一場球十八個洞已有兩個一桿進洞。唉!真是同人不同命!」我說這不是「求不得」之苦嗎?苦不堪言啊!

八、每次打球,不賭錢便桿桿順暢,逢推必進。賭錢時下下「縮窒」,明入不入,逢樹必撞,凡水必落,有沙定鑽。賭注越大,輸得越多。「失榮樂」,得羞辱,苦中無樂可言。

以上八苦,是人生必遇。苦諦已盡道一初。更苦者,我輩眾生更心深不忿,為何人生下來便要苦,苦思其究,更苦!因為我們未明:

集諦(The True Sources):苦之由來,必有集起原因。這個「集」字,可作SOURCES解,由來的意思。人生苦之由來,眾生一切煩惱及善惡諸業,皆由先有我想,及「貪嗔癡」三毒。用來解釋打高爾夫球為何苦,就是我們「先有想」。從未打過高爾夫球者何苦之有?因為我們有了打高爾夫球的慾望,才有苦。更加三毒,「貪」得無厭,未

破一百桿渴望能破一百,破了一百想破九十,破了九十想破八十。本來安安全全的多一桿上果嶺,自己卻好大喜功,在球道上用三號木桿一桿擊上,結果打歪了落水,為貪念所毒害也。

好了,就算你本身是個老實人,「有咁大個頭才敢戴咁大頂帽」。仍然要面對「嗔」毒。嗔,在本書《心魔》一篇內,已述及這隻魔鬼,隨時會跑出來,把你激怒,一怒之下,怎能打到好球?

還有一苦之來由,乃是「癡」毒。癡者,情不自禁,情不由己之謂也。打高球,也有癡的時候。癡起上來,明明對準洞口,輕輕一撥必入。卻不知何以,猛力一揮,大好前途,一桿盡毀!

滅諦(The True Cessation):

既然認同打高爾夫球便是苦,也認知苦的由來是「我先想」加「貪嗔癡」毒所形成。怎樣徹底脫苦海便是滅諦所指——必須斷滅以上所招集的苦因。

打球時一定不要貪心,不被外界或成績所為激怒,每分每秒也要保持清醒,才能永斷苦患,證得清淨竅滅。

道諦(The True Path):

道以能通為義。怎樣能通往涅槃之道,便要修行正道。如要成佛,必修入正道。如要修行成為職業球手,此八正道也可套用。

一、正見——正確的見解。(起碼我們對高爾夫球有正確的認識)

二、正思——正確的思維。 (能分別真偽)

三、正語——正確的言論。(能講出正確的高爾夫球術語和言論)

四、正業——端正的行為。(懂打高爾夫球,一定懂守打球的禮貌和行為)

五、正命——正確的生活。 (活在高球生命中,一切都是守法,不為邪事而活命)

六、正勤——依以上的來修行。 (學球、練球、打球、比賽,相續無間,猛策勵自己向前)

七、正念——憶念正道。 (反覆念著修行正道的目的,是想做個出色的高爾夫球手,增強自信)

八、正定——清靜無漏之禪言。 (修八正道,令自己心境清淨,專心打球)

總括來說,以四聖諦來解釋高爾夫球的世界,歸納起來只有五個概念:

一、佛學對高爾夫球世界的價值判斷是「一切都是苦」;

二、「一切苦」的判斷,是由現實觀察得來;

三、「苦」不是註定的,是有因的。若能修正,便可免除;

四、因為打球不是要苦,所以我們要打得好球,定要立定決心,正視這問題,找出原因,才能提高打球的樂趣。

五、知道原因,要改過來,必修行,在正確的指導下苦練,才能達到目標!

從差點三十降至零,就像把眾生普渡彼岸,涅槃成佛,極為艱辛。不是每人都可以成佛,我知我沒可能,今生若可以打到十二差點,算是與佛有緣罷!


#####

[ #文化 ]




cc logo BY-NC-ND | Attributions @劉兆生 Terms

Author @劉兆生 herein proclaims all rights to this article and related contents and thus publishes expressly the sai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BY-NC-ND licence which allows for sharing with attributions while restricting commercial usage and modifications. In conjunction, Author introduces images, illustrations and other media elements which may individually be on their own different terms.